(⊙_⊙)
精 品 资 源 分 享
《读者》40年大合辑
格式:PDF、EPUB
从上大学离开老家兰州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在博大的中国版图上,兰州的存在感并不强。但这座黄河唯一穿过的省会城市,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被陈寅恪称为“续汉魏两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继后,继绝扶衰。”悠久的地理历史文化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产生了著名的“兰州三张名片”,除了黄河外,还有牛肉面和《读者》。牛肉面自不必说,这款融合多民族特色的美食,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清汤红油、白萝卜绿蒜苗和香菜,加上黄得透亮的面条,醇厚鲜香。
而走向全国,并影响几代人青春的,当属《读者》杂志。余秋雨曾说,在龙尾山下,黄河之滨,几个无名有为之士,居然办出了一份世界有名的好杂志。今天带给大家分享的这套资源即是《读者》1981~2021四十年全套大合集。
《读者》的名气之大与甘肃的偏僻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出版界常有一问:为什么《读者》会出现在兰州?《读者》的创办者将之归因于西北的万千气象和深厚的人文蕴涵,这里山河壮丽,气质复杂。刘东明在歌曲《西北偏北》中唱道,西北偏北,牛马很黑,你饮酒落泪;西北偏北,把兰州喝醉。而在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墙上,写着这么一句话:“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读者》之类的文摘巨头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顺势而兴,成为了几代人的回忆,1980年秋,甘肃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胡亚权和郑元绪,两个理科出身的人开始在兰州一间六平米的小房间里决定办一个综合性的文摘类杂志。二人定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16字办刊方针,开始到处搜罗文章,1981年《读者文摘》创刊。
80年代的《读者文摘》常以较大的篇幅刊登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介绍国外的知识信息。许多刊登在册的稿子都是国内首发,甚至是直接从国外期刊上翻译过来的,对国内读者而言十分新鲜,因此销量大增。80年代中期,国内社会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国人极度的知识饥渴症得以缓解。但身处市场经济巨大变革中的人们,日益面临多元化价值的冲突,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叩问,亟需理性的思考和心灵慰藉。
本资源通过阿里云盘分享,需要注册阿里云盘并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才能观看下载。
点此链接领取福利:
https://pages.aliyundrive.com/mobile-page/web/beinvited.html?code=f1d78e8
下载地址
关注【淇淇爱分享】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源
声明与提示
1.链接失效、无解压密码或充值未到账,请联系:shuguang2005@qq.com。
2.本站所有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和研究使用;
3.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运营,为用户友情赞助,非售卖文件费用;
4.如不慎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